校友网 校友热线:       

0635-8520045

您的位置:首 页 > 校友风采

张芬:深耕光催化领域的科研尖兵与育人先锋

发布时间:2025-06-26


【个人简介】

张芬,2015届化学与生物系化学专业毕业生,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她以 “光催化材料设计” 为研究核心,在环境污染治理与能源转化领域深耕不辍,用创新科研成果与扎实育人实践,展现新时代青年学者的双重担当。

【学术进阶:从本科到博士的科研之路】

2011 年,张芬考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学与生物系,本科阶段便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埋下 “光催化” 研究的种子。博士阶段系统钻研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她聚焦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难题,创新性地将硫化锡(SnS₂)等二维材料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开发出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相关成果逐渐在领域内崭露头角。

【科研成果: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突破】

2021 年入职聊城大学后,张芬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三元表面协同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增强机理”,持续深耕光催化材料设计。她的研究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目标,尤其在六价铬(Cr (VI))污染治理领域成果丰硕:

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通过掺杂金属离子(如 Zr⁴⁺、Nb⁵⁺)或复合碳材料(如氢碳、聚苯胺),构建出 SnO₂/ 氢碳异质结、Nb⁵⁺掺杂 SrTiO₃等多种高效光催化体系,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Molecular Catalysis》等 C 类二区期刊。

高被引成果突破:2018 年,她在《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发表论文,提出 “SnS₂- 聚苯胺 - N 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 三元复合体系,通过界面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光催化活性,该论文因高影响力入选 “高被引论文”,并被领域内学者广泛参考。

跨学科应用探索:她还将光催化材料拓展至能源存储领域,如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的研究中,设计出碳包覆 SnSe₂纳米颗粒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交叉学科的研究视野。

【育人实践: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师者匠心】

作为硕士生导师,张芬注重将科研思维融入教学,主讲《有机化学》《材料合成化学》等课程时,常以自己的研究案例(如 “光催化还原 Cr (VI) 的工业应用前景”)启发学生思考。在指导研究生时,她推行 “项目驱动式” 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全程指导,已培养多名学生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 B 类一区期刊发表论文。真正实现 “以研促教、教学相长”。

【校友寄语】

      “化学研究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更是解决‘碳中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挑战的钥匙。” 张芬寄语学弟学妹:“本科阶段要打好数理化基础,勇于走进实验室尝试探索 —— 即使实验失败,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起点。无论选择学术还是产业道路,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与对应用的敏锐,终将在专业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焦点新闻